周恩来总理曾说:“解放后二十年,我关心两件事,一个上天,一个水利。这是关系人民生命的大事。”这里的“上天”,说的是“两弹一星”,水利则是治理长江、黄河,南水北调的重任。
再过15天,我们将迎来一个“大日子”——202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10周年。这件和“上天”并列的大事,经历了怎样的艰辛?周总理关心的丹江口大坝,如今怎么样了?湖北广播电视台《水下的故乡》摄制组带你探访。
春节的晚上,还在讨论它
2014年12月12日,丹江口水库水位高程达到160米。14时32分,陶岔渠首1、3号闸门打开,霎时间,清澈的丹江水喷涌而出,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
人群中,有一位叫杨小云的老人格外激动,作为同时参与了丹江口水利枢纽初期工程和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的建设者,她已经守护了丹江口水库超过半个世纪。
(右一为杨小云)
“大坝就像我的孩子一样,每一个部件、每一处地方我都熟悉。”不久前,《水下的故乡》摄制组来到十堰丹江口,拜访了年已85岁的杨小云老人,说起60多年前的事儿,她依然信手拈来。
“1952年,毛主席提出搞南水北调,1958年让周总理来抓,当年就做出了首先兴建丹江口水利枢纽的决定。结果1962年就出问题了,为什么?因为这是汉江上的第一座坝,当时谁知道该怎么干啊?”
(1959年12月26日汉江截流)
丹江口水利枢纽初期工程是新中国第一个自行勘测、设计、施工的大型水利工程,因为缺乏经验,浇筑的坝体出现了架空、裂缝等质量缺陷。
是的,今天的基建狂魔、水利强国,也曾被一座坝,搞得春节都过不好。1962年春节的晚上,周恩来总理在国务院会议室主持了丹江口工程质量处理会议。在听取汇报后,他语重心长地说:“丹江口工程成绩还是主要的,工程上有了毛病是可以医治的,也是可以治好的,今天只能有这样一个态度。”
(1960年十万人参与丹江口大坝建设)
“有病可以治病,信心不要动摇,要有朴实的作风。”这是周总理和汉江的工人们说的。于是,1962年初,丹江口大坝暂停施工,十万人大操大干的场景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攻关小组。
这也是杨小云的第一份工作。1963年,24岁杨小云从华东水利学院水工建筑系毕业,坐了3天的轮船、4天的大巴,从南京赶赴丹江口,开始攻关坝体补强。一年后,她和同事们向组织提交了一份关于混凝土补强的实验报告,为丹江口大坝复工打下了基础。
先防洪发电,再南水北调
是继续把工程做完,还是中途下马?经过实验和考察,湖北省向国家提出方案,利用丹江口已浇100万方混凝土的有利基础,提前发挥工程效益,使得丹江口工程有了复工的可能。1964年12月,国务院批准大坝复工。考虑实际情况,国家决定分期完成目标任务:一期先将大坝建到162米高程,正常蓄水位也由最初设计的170米降为157米,先确保大坝实现防洪、发电的功能。
“南水北调前,先征服汉江,把这条桀骜不驯的水管住了。”杨小云回忆,洪水曾是汉江平原的常客,当时的民谣还唱着——汉江大水浪滔天,十年倒有九年淹。
(丹江口大坝纪录片《征服汉江》)
复工是挑战的开始。溢流面混凝土浇筑、闸门漏水处理、大坝水下裂缝修补……一个个工程难题跳了出来,都被杨小云和同事们一一解决,他们开创的混凝土浇筑工艺,在我国的水利技术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后来还被应用到葛洲坝工程等一系列国家重大水利工程中。
1973年底,一座银灰色大坝拔地而起,丹江口水利枢纽一期工程完工。千百年来桀骜不驯的汉江,变成了一条平静美丽的大河。
(1975年丹江口大坝正面航拍照片)
但162米的坝高,终究是不够的。1983年10月,一场罕见的流域性大暴雨突袭汉江流域,丹江口大坝泄洪孔全开,水位依然冲上了160.07米——超过157米正常水位3米。
“我站在人行道板上,说话说不成,写字写不了,整个闸门带着我,都在抖。”杨小云回忆。即便最后抗洪成功,这次洪水也说明162米的大坝,还不能承担南水北调“水井”的重任。
于是按照最初的构想,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被提上日程,在原有的老坝上再套一座新坝——坝顶高程从162米增加到176.6米,正常蓄水位从157米抬高至170米,校核洪水标准为10000年一遇的120%。
要在老坝之上套新坝,新老混凝土结合,是必须要解决的难题,难度甚至超过重新再修一座大坝。这一难题计划从1994年11月开始做现场试验,杨小云还有4年就可以退休安享晚年,但她听说任务后,立刻主动请缨,担任现场试验项目负责人。“我和丹江口大坝的混凝土打了一辈子交道,是最适合的人。”杨小云说。
打井人和守井人
当时,长江委派了许多专家出国考察,得到的结果都是,没有规模如此大的“贴补”加高工程。杨小云和团队只能自己研究。
对其中的艰辛,她轻描淡写。但一些数字也可见一斑,5年、3次1:1试验、埋设258套检测仪器……最后,他们拿出了结合的方案——在老混凝土表面切割键槽,再在上面浇筑7℃以下的新混凝土,最后取水库深层20米以下的冷水冷却15天。
“你肯定想不到,我们是用什么生产这么冷的混凝土的?用风和冰棒!”提起这次实验,杨小云难掩兴奋:“大坝加高中新老混凝土结合的工艺,基本都是我们实验的结果。”
(杨小云)
长江委对3次新老混凝土结合现场试验作出了评价——资料可靠、施工工艺等可用于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2005年9月26日,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开工,年近古稀的杨小云,通过返聘继续参与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的技术攻关。
加高要克服的不仅是技术条件,还有水位抬升和移民搬迁。这是继三峡工程后,中国规模最大的水库移民,共计34万人搬迁,包括湖北18万人、河南16万人,其中,湖北均县搬了大半,河南淅川也搬了总人口的1/4。
四年任务提前完成。移民们扒掉自家房子、锯倒院子里的老树、卖掉一手养大的鱼羊,搀着老娘,带着对故土的无限眷恋踏上搬迁之路。正是有无数人的牺牲与奉献才创造了南水北调工程的奇迹。
2013年,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完工并通过蓄水验收。
2014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清澈的江水满载湖北、河南、陕西的深情,一路北上。
从此,丹江口水库多了一个“身份”——北方人的水井。湖北、河南、陕西水源地的人们也有了新的身份——守井人。
(2024年丹江口大坝航拍照片)
湖北、河南、陕西三省各自的“责任井”有多大?水利部门的工作人员和我们算了一笔账。
湖北——丹江口水库水域面积的60%,岸线的76%,入库水量的21.3%。
河南——丹江口水库水域面积的40%,岸线的24%,入库水量的4.7%。
陕西——汉江、丹江发源自陕西,两条河流占到了入库水量的67.6%。
取缔污染企业,改变居民生活习惯,组建护水志愿组织,三省的人们合力为北方的人们送去一渠清水。
直至今日,杨小云依然时刻关注着丹江口大坝,几乎每天都会到坝前公园里走走,看看这座她倾注了毕生心血的工程,看看被誉为“亚洲天池”的丹江口水库。2021年10月,丹江口水库水位达到170米正常蓄水位。11月,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通过水利部验收。
(杨小云)
今天,南水北调的故事还在继续。杨小云笑着说:“现在我只想三件事,第一是看到丹江口工程整体通过国家验收,第二是设计洪水位能达到172.2米,最后希望能看到引江补汉工程完成。”
如今,我国已成为水利强国,全国各类水库从新中国成立前的1200多座增加到近10万座,中国的水利工程规模和数量已经跃居世界前列。杨小云这代水利人的愿望,一定会一个接一个实现。
(2024年丹江口水库航拍照片)
……
今年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10周年。这项世纪工程到底改变了什么?南水北调中线源头的水到底怎么样?9月初,来自北京的水下摄影师祁昊带着300-400斤的潜水装备,踏上了从北京前往湖北十堰的旅程。他要跨越1432公里,潜入水源地的水下50米,替南水北调的移民们,看看他们早已沉入水下的故乡。湖北广播电视台摄制组记录了这次探访的全过程,纪录片《水下的故乡》将于12月上映,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