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喜说纪:《为吏之道》③

《为吏之道》在中国吏治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为政者须立德修德养德,德乃立身之本、为官之魂,德不厚者,不可为官。在历朝历代的官箴书中,都对为政者的道德修养、个人操守、修身做人提出了严格而具体的要求,始终把官德修养放在首位,这一点从来没有改变过,也没有动摇过。





《为吏之道》中对官员官德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五善”“五失”中。





原文

吏有五善 一曰中(忠)信敬上 二曰精(清)廉毋謗 三曰舉事審當 四曰喜為善行 五曰龚(恭)敬多讓 五者畢至 必有大賞

译文

作为一名官员,要具备五种美德:一要忠诚守信,敬重上级;二要清正廉洁,无怨无悔;三要办事谨慎,审时妥当;四要喜做善事,利国利民;五要为人恭顺,谦虚礼让。如果能同时做到以上五个方面,将会获得很大的奖赏。这是从上下级关系、为政品德、人际关系、做事标准等方面对为官为政提出的具体要求。


此外,《为吏之道》还从三个层面谈到了“吏有五失”。





原文

吏有五失 一曰誇以迣 二曰貴以大(泰) 三曰擅裚割 四曰犯上弗智(知)害 五曰賤士而貴貨貝

一曰見民(倨)敖(傲) 二曰不安其(朝) 三曰居官善取 四曰受令不僂 五曰安家室忘官府

一曰不察所親 不察所親則怨數至 二曰不智(知)所使 不智(知)所使則以權衡求利 三曰興事不當 興事不當則民㑥指 四曰善言隋(惰)行 則士毋所比 五曰非上 身及於死

译文

上述三组“五失”内容,第一组的意思是:过度奢侈、富贵生骄、擅作主张、无知犯上和轻人才而重钱财;第二组的意思是:对百姓态度傲慢、不安心于本职工作、对百姓巧取豪夺、接受任命态度不恭敬、为小家而舍大家、忘国家;第三组的意思是:过分袒护自己的亲属、用人失察、为老百姓办事马虎大意、巧言令色且做事懒懒散散、妄加非议自己的上级领导。  

从三组“五失”内容看,基本上大同小异。“五善五失”内容,涉及为政、德能、为民、为人处世、选人用人等方面,主要是告诫为官者,在这些方面绝不可掉以轻心、马虎大意。



【启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注重道德修养,赢得民心民意,赢得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一个国家强盛与否,经济、军事、科技固然非常重要,但道德、文明、信仰、精神、价值观同样十分重要,只有硬实力和软实力的结合,才是综合国力的体现。德不但可以决定个人的前途命运,也可以决定国家的生死存亡。有大德方能成大业,为政者要把为政以德作为人生的必修课,用道德的力量感染人、鼓舞人。广大党员干部应当学习“喜”的精神,时刻注重政德修养,将“五善五失”化为自己的日常行为准则及为政之道,做一个德才兼备、担当作为、清正廉洁、实干为民的好干部。




来源:县纪委监委机关  中共云梦县委组织部  云梦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