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梦县道桥镇:做活土地流转“大文章”“转”出乡村振兴新路径

2024年,道桥镇大力推进和美乡村建设与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综合整治,全镇以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为契机,加快推进“小田并大田”改造,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满足多元需求,实现多方受益,促进农民增收、土地增产、农村发展。

“三提三变”高标准整好一方田地

小田变大田,耕地改造提质。新堤村今年整治了1500余亩高标准农田,将“巴掌田”合并改造成大田,做到“路相通、渠相连、涝能排、旱能灌”。通过挖除田埂土垄、整合“边角料”,全村增加良田30余亩,发展后劲更充足。租金变资金,农田建设提标。在高标准农田建设,福兴村委会动员农户将租金继续投入到农田中,让农田进一步提档升级,通过田块整治、土壤改良、田间水源工程等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进行适度规模化经营,实现村集体经济和农户收入双增。低产变高产,土地流转提速。农田高标准改造后,种植大户和市场主体纷纷流转土地。村委会同步引导开展复合种植,并无偿提供技术支持,“大田”“小田”均实现增产增收。

“四方四有”最大化保障多方盈利

粮食产能有提升。道桥镇聚焦粮食安全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稳妥推进“流转田”“待转田”“自种田”土地集并经营模式,全镇大力发展珍珠糯产业,种植珍珠糯2.2万亩,收购珍珠糯稻近2800万斤。集体经济有收入。福兴村依托新组建的人民公司,对全村农机、农资、农田、技术能手等要素进行再整合,统一管理300亩油菜和150亩小麦,当年就为村集体创收20余万元。社会投资有回报。洋湖村在进行2500亩高标准农田整治后,基本实现机械化,以前需要40-50个农户耕种的田块,现在仅需10个农机手就可以完成。每亩的翻耕费、收割费、农药费、除草费、运输费都降低了。农户增收有途径。新堤村成立村级劳务派遣公司,通过劳务派遣公司,安排村民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中务工就业,鼓起乡亲们的“钱袋子”,释放乡村振兴潜能。

“双引双带”持续化抓实增收良策

抓实“支部引导”这个关键。为了解决种田效益低、抛荒撂荒的问题,道桥镇共星村成立乡村人民公司后,村党支部通过带领村民新建大棚种植农作物、组织与辖区企业合作等方式,实现经营性收入15余万元,村党支部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得到显著提升。

抓好“市场引导”这个基础。坚持市场导入,引入市场主体建设农田,积极破解“改造难度大、投入成本高、筹集资金难”等问题,道桥镇以良绿蔬菜种植合作社、群利蔬菜种植合作社为龙头,发展蔬菜基地5000亩,其中大棚基地280亩,以杨林湖特种水产养殖合作社为龙头,发展水产养殖基地1200亩,推动农业绿色高效发展,持续提升现代农业发展质量和水平。

抓紧“乡贤带动”这个保障。洋湖社区通过宣传发动村民捐款捐物、投工投劳,积极参与农田建设中,他们募捐30万元用于修建湾组道路,20余人不计报酬参与农田和基础设施建设中,真正做到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

千金遍地洒,万穗满田积。道桥镇将以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落户为契机,将项目实施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改善等工作紧密结合,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将高标准农田项目区打造成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的标杆。

(通讯员  贾腾、李渊博)

一审:陈艳

二审:田军

三审:蔡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