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梦义堂镇红光村:聚力兴产业迈上致富路

义堂镇红光村:聚力兴产业迈上致富路

记 者 李 铮

义堂镇红光村在省住建厅的帮扶下,通过土地流转,引导村民发展大棚蔬菜、扶贫观光采摘园等产业,增强“造血”功能,实现共同富裕。

在红光村红光智农园内,村民们在各自承包的大棚里忙碌着,今年74岁的胡桂莲正在给吊冬瓜喷洒农药,她通过承包大棚和打零工每年有近2万元的收入。

【义堂镇红光村村民 胡桂莲】没建大棚以前,天天打牌,没事干。(现在)人人有事做,70多岁可以赚钱,男同志120(元一天),女同志有的是100有的是80。

2019年,红光村引进云梦县桂花蔬菜专业合作社建设红光智农园,建成大棚400个,重点发展吊冬瓜、特色瓜果、时令蔬菜种植。大棚年销售额可达到600万元,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在蔬菜基地打工或承包蔬菜大棚等形式提高经济收入。

【义堂镇红光村村民 胡桂莲】11个棚,一年1万多元的收入,不少,我儿子不让我干,我还想干。

在红光村扶贫观光采摘园内,57岁的村民阮艮华正在香瓜大棚内除草,3年前他从广东打工回乡后就一直在村里做事,务工收入比外出打工高,还能照顾到家里80岁的母亲和两个孙子。

【义堂镇红光村村民 阮艮华】我们在外面打工,一年有1-2万元(收入),(照)看不了家,担心家里人,回来在棚里做点事,跟外面的工时差不多也是8-9个小时,一年能增收2-3万元。

红光村曾是云梦县重点贫困村,过去,村民以种植和外出打工为主,近年来,红光村累计投入近2千万元用于扶贫和村基础设施建设,聚力发展蔬菜大棚、扶贫观光采摘园、光伏发电站和育苗基地四个产业,增强“造血”功能。截至目前,红光村共流转土地700亩,每年为村民带来土地流转金35万元,村民打工收入近60万元。2020年红光村人均收入达到19500元。

【义堂镇红光村党支部书记 胡红安】通过这几年省住建厅在这里扶贫,发展产业,我们通过这几年的努力,原来集体收入为零,现在集体收入每年可以创收21万元。

如今,土地用活了,产业兴旺了,农民增收了,连续多年的脱贫攻坚彻底改变了红光村的发展基础和发展格局。2019年红光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出列,红光村先后被评定为“国家森林乡村”、“湖北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驻红光村第一书记 郭自恒】下一步我们工作队精细制定方案,根据市县返贫监测工作安排部署,细化明确返贫工作步骤,责任到人。防止因病致贫,因灾返贫,继续巩固脱贫成果,助推红光村乡村振兴工作。(记者 李铮)

出品:云梦县委宣传部  云梦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云梦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