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春耕小麦生长的关键期
我县积极组织农技专家
奔赴田间地头
以麦田“保叶增粒,防虫抗旱减损”
为重点
多措并举帮助群众抢农时
全力以赴“旱口保粮”
确保夏粮丰产增收
当前,我县10.6万亩小麦已进入抽穗扬花期,这季节既是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期,也是各类病虫害发生的集中期。由于今年降水量相比往年同期偏少,清明河乡红星村的种粮大户田果望着自家的1600亩长势良好的小麦田有喜有忧。针对旱情和病虫害,县农业农村局的工作人员来到他家田间地头,对冬小麦的密度、分蘖数、病虫害等情况进行调查,并为她家田块“量身定制”了田间管理方案。
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植保站站长 滕永梅:
这黄色的叶子,就是老叶前期干旱造成的。这株小麦根茎5公分以下的土层捏着是松散的,证明它马上就要进入缺水的状态,没有有效的水分,农作物的养分吸收不上来。如果没有有效的抗旱措施,就只有喷施叶面肥等抗逆剂,增强叶片的保水功能,防止干旱天气对小麦造成严重减产。
今年以来
县农业农村局采取
“现场调查+指导+服务保障到户”
的方式
为小麦保产增收筑牢“防护网”
云梦县佳顺农产品家庭农场负责人 田果:
县里的农技专家现场指导我们追施叶面肥,增加抗逆剂,减少因天气干旱带来的损失。
县农业农村局的农技专家提醒,今年以来偏少的降水量会使小麦秸秆快速干枯,影响小麦的灌浆和籽粒的饱满度,进而影响到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没有有效水分补充的情况下,预防的最好办法就是“一喷三防”,也就是将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混配一次施药,达到防病虫害、防干热风、防倒伏、增加籽粒重的目的。然而面对今年的天气,如果按照往年常规进行“一喷三防”次数和用药量都达不到效果。“一喷三防”的次数多了,农户的成本投入势必也会增加。
为了减轻农民负担,今年我县累计投入资金100多万元,通过购买社会化服务组织的统防统治服务、统一发放药剂等方式,推动落实小麦“一喷三防”作业面积,实现了全覆盖。
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植保站站长 滕永梅:
我们将因地制宜,因苗施策,细化春季麦田管理技术方案,采取技术培训、线上解答、发放技术资料、深入田间地头等形式,服务农户科学开展田间管理。下一步,我们将加强对小麦赤霉病、蚜虫等病虫害监测,全面掌握县内病虫发生动态,及时发布病虫情报,科学指导群众开展小麦病虫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