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连续的高温天气让我县42万亩水稻经历着孕穗期关键期的“大考”。面对罕见的高温少雨天气,我县创新构建“科技监测+精准调控+专家服务”三位一体保粮体系,以数字化赋能田间管理,用科学化调配水资源,为水稻生长保驾护航,全力保障三夏生产。

在伍洛镇三湖村稻田边
农技专家正冒着高温
与农户们一同观察秧苗的长势
讲解高温天气田间管理的要点
手把手开展技术指导服务

农户:
稻飞虱是不是天气越热越发?
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植保站站长 滕永梅:
那不一定,温度达到35°以上,就影响稻飞虱的正常发育。
农户:
雨水大的时候是不是稻飞虱多发?
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植保站站长 滕永梅:
是的。还有就是田间密度大,水稻比较肥,稻飞虱就发得较重。
技术人员手把手向种植户讲解水稻叶龄诊断、浅干湿水层管理以及无人机植保作业技术,将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结合起来,制定科学的水肥调控、壮苗防病和除草灭虫作业方案,传授田间管理技能,促进种植户从“会种地”向“慧种地”转变。
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粮油站站长 程炜:
针对现在的高温天气,飞机喷药的用水量要加大,如果原来一亩田用1升水的话,现在最好用1.5到2升水。同时还要增加一些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内酯之类的叶面肥,以防高温热害。
无人机操作手 李清龙:
我们的无人机使用的是极飞农服APP,相对于传统的摇杆操作,它会更加精准,喷洒更均匀,飞行更安全。手机上就可以显示田块的大小、作业航线、雾化颗粒、亩用量,大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当前,除了加强田间管理,我县统筹兼顾农业生产用水与其他用水需求,科学制订用水计划,确保农业生产用水优先供应,为水稻生长提供充足的水资源保障。
记者 李铮 王顺
一审:陈艳
二审:龚洪波
三审:蔡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