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云梦以建设中华简牍文化名县为目标,推动“古泽云梦”向“田园城市”蝶变,实现从“历史资源”到“文化IP”、“县域小城”到“文旅名城”的跨越式发展。

五年耕耘,荣誉见证底气。云梦的文旅发展,扎根在愈发坚实的文化根基上。云梦县博物馆成功晋升国家二级博物馆,获评“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县文旅局多次斩获省、县级先进单位称号。更值得关注的是,“湖北省博物馆云梦分馆”“湖北省考古研究院云梦工作站”相继落地,县文物局、考古研究所同步成立,一系列举措让云梦的文化“骨架”更挺拔,为文旅发展筑牢根基。


如今,云梦正以县博物馆、楚王城公园、祥云湾为核心,构建文旅产业“铁三角”;以“片区化”统筹,培育“油菜花海”“花开十月”等六大农文旅融合示范点。这些节点串珠成链,既成文旅新名片,更让田园风光成为乡村振兴的“活力底盘”。

从“3+6+N”全域旅游格局构建,到投入5000余万元升级“小城大博”;从楚王城公园成省级网红打卡地,到祥云湾“云梦老街”冲刺4A级景区;再到“花开十月”等项目持续“出圈”,五年来,云梦不断拉近“诗与远方”的距离。研学、民宿、花海等场景,尽显“古老与现代交融”的独特魅力。


数据是活力最直观的注脚。“十四五”期间,云梦游客接待量与旅游收入连年攀升,2025年上半年更是实现翻倍增长。央视等主流媒体140余次聚焦,云梦文创、文旅故事从荆楚乡村文化旅游节走向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让千年古泽的新生机被全国看见。
文化是云梦的根与魂,这份底蕴正被不断激活。五年来,云梦文艺创作、非遗传承、体育事业齐头并进,让文化惠民暖意浸润城乡,也让城市迸发蓬勃活力。


文艺作品亮点纷呈,《秦简颂》《为了这人间春色》斩获省级大奖,楚剧团“送戏下乡”惠及万千百姓;非遗传承成果丰硕,云梦鱼面制作技艺入选省级非遗,中医疳病诊疗法跻身市级非遗,“一镇一品”文化品牌渐成气候;体育活力全面绽放,15分钟健身圈覆盖全城,200余块地区以上体育奖牌,见证云梦人的运动激情。


五年答卷亮眼,未来征程更可期。如今的云梦,正加速推进多项文化基地建设,丰富“旅游+”融合业态,全力打造复合型旅游目的地。

当前,云梦正加快“博物馆+”景区提升,推进“中华文脉保护传承基地”“全国知名简牍文化展示基地”等五大基地建设;持续升级“铁三角”“六朵金花”,推出“旅游+演艺”“旅游+研学”“旅游+康养”等新业态,全力塑造复合型旅游目的地品牌。

以文化为笔,以旅游为墨,千年云梦正续写文明与活力的新篇章。这里有千年故事,更有鲜活当下,“上云梦、赢未来”已经成为闪亮的城市名片。云梦,等你来遇见这份跨越时空的美好。
见习记者 何志成 王 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