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梦:豇豆变“金豆” 订单农业铺宽富民路


近年来,清明河乡引进湖北轻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订单农业”模式带动农户规模种植豇豆近千亩。凭借生长快、产量高、市场稳的优势,小小豇豆已成为助农增收的“金豆豆”,并延伸出深加工产业链,年产值预计达千万元,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眼下

在湖北轻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的豇豆种植基地里

成片的豇豆藤蔓爬满支架

饱满翠绿的豆角挂满枝头

农户们正忙着采摘、分拣

一派丰收忙碌的景象



尽管从育苗到采收需要大量人工投入,但旺盛的市场需求和较高的附加值,持续点燃着农户的种植热情。公司采取订单模式,确保销路无忧。新鲜豇豆除直供广水仁建食品等合作商外,电商销售突破200万斤,还有部分豇豆深加工成酸豆角,畅销武汉、四川、浙江、上海等地,成为餐桌上调味碟的“抢手货”。预计今年全产业链年产值将突破1000万元。







湖北省轻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钟龙:

我们的豇豆基地今年种植面积400多亩,亩产7000斤左右。一部分豇豆运往蔬菜市场销售,另一部分进行深加工,做成酸豇豆和干豇豆等产品。





自6月初进入采摘期以来,基地日均吸纳200余名村民务工,其中中老年劳动力占比超八成,60岁以上老人更是占到六成以上。仅此一季,务工村民人均可增收约4000元。订单模式不仅保障了产品销路和价格,稳定了农民收益,更有效带动了本地富余劳动力,特别是帮助老年群体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增收。





湖北省轻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钟龙:

我们这400多亩豇豆采摘完之后,将进行下一茬的萝卜种植,萝卜之后再种土豆,一年三季,尽量做到农田不闲,收入不断。





近年来,清明河乡立足本地实际,大力推动豇豆、白萝卜等特色农产品种植。通过探索“市场+企业+农户”的订单农业模式,成功构建起从种植、销售到加工的完整产业链条,有效破解了农产品销路难题,稳定了价格预期,降低了市场风险,让农民在产业链上获得稳定收益。






清明河乡党委委员  副乡长 聂剑侠:

我们着力贯通种产销加工链条,引入龙头企业提供技术和市场支撑,同时配备基础设施和政策扶持,豆角、玫瑰、甘蔗等特色种植已成富民支柱。下一步,将深化品控和品牌建设,让创业之路更坚实,乡亲们的腰包更鼓。







记者 盛丹  陈虹   通讯员   张超越

一审:陈艳

二审:田军

三审:蔡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