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素质·转作风·建支点——道桥镇党委书记邓治标话支点建设专访

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提素质·转作风·建支点——书记局长话支点建设》全媒体访谈,邀请各乡镇(开发区)、县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聚焦“干部素质提升 服务支点建设”主题,结合学习教育,谈体会、谈目标、谈措施,为加快建设中华简牍文化名县,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云梦新篇章营造浓厚氛围。今天的《提素质·转作风·建支点——书记局长话支点建设》专栏播出道桥镇党委书记邓治标的专访。

2025年,道桥镇紧紧围绕省委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县委加快建设中华简牍文化名县的重要部署,坚持“博物馆+”的工作理念,真抓实干、创新机制,各项工作取得开门红。

一、持之以恒抓党建,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坚持党建赋能。一是坚持“党建+产业振兴”,探索“1+12+N”的发展模式,村级人民公司与实体产业发展相结合。实现服务群众有资金,管理群众有办法。二是坚持“党建+基层治理”。推动“红色网格”管理,实现湾组治理全覆盖。做到“普通党员有存在感,人民群众有安全感”。三是坚持“党建+民生实事”。坚持主动谋划、量力而行的原则,拓宽S211道路,新建5家幸福院、7处生态陵园,实施老府河综合治理等项目,让群众看得到变化、能得实惠。

二、驰而不息抓经济,培育镇域发展新动能。

狠抓招商引资。紧紧围绕县“2+1+N”产业体系,重点推动绿色建材产业园建设。2025年签约植昱环保科技、广鹏嘉业等5个项目,总金额16.5亿元。狠抓立项争资。对接省市发改委,谋划争取道桥镇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大别山革命老区建设项目等8个项目。

三、紧锣密鼓擂项目,开创务实重行新局面。

抓实项目建设,做好项目服务保障。确保植昱环保科技、渐变琥珀制造产业园8月份开工,硚孝西延云梦南延伸段建设5月底开工建设,S211道桥段建设5月份完工,道桥、护镇老街改造修缮项目7月底完工,全力服务G347国道改扩建。

四、一刻不松抓振兴,绘就城乡共融新面貌。

紧扣市委农业农村五项重点工作,一是大力推进土特产龙头企业培育行动。做优做强特色产业,实现湖北广鹏嘉业投产。支持正和米业创建国家级龙头企业,积极培育道桥优质珍珠糯稻、特色蔬菜。二是继续做实做强村集体经济。争创村集体经济过100万元的村1个,过50万元的村2个。三是做好土地延包工作。按照“大稳定、小调整”原则,有序推进第二轮延保到期再延长30年试点。

五、坚持不懈抓特色,重塑临水文化新传承。

坚持文化发掘。深挖道桥镇临水文化,将码头文化、红色文化、饮食文化、商贸文化激活。完成道桥老街、府河码头公园、红色纪念馆建设,启动道桥老街、云梦第一个党支部建设与发掘。大力打造一镇一品节目,推动道桥怀鼓舞、《府河人家》图文册、《道桥镇志》文化作品出彩。坚持文化引流。发挥道桥联农商贸综合体、道桥早酒街、府河人家等临水文化载体的作用,实现区域空间破局。

六、以点带面抓改革,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一是抓人居环境整治。坚持开展清洁家园行动,继续推行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红蓝榜”督查制度。 二是抓农村机制改革。探索“党建+基层治理”,切实补齐基层治理的短板。三是抓乡风文明建设。发挥乡风文明协会作用,倡导群众传承传统美德,持续开展第七届最美道桥人评选活动。争创全国卫生乡镇、全国文明乡镇。

下一步,道桥镇将提高自身谋局、控局、破局的能力,践行“敢快干”的工作作风,以1.5倍发展系数,高标准谋划推动工作,以临水文化特色示范乡镇为目标,为云梦建设田园城市、打造中华简牍文化名县贡献道桥力量。

记 者  盛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