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湖北要大力实施文化创新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文化影响力。围绕“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这一目标,湖北各地正依托独特自然禀赋与深厚文化底蕴,积极探索文旅融合发展。孝感云梦县是湖北省面积最小的县,就是这么一个“小县”,今年一季度的旅游接待量却达到了265万人次,同比增长153%。小县城成为文旅新地标,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来看记者调研。

记者 赵黎黎:从武汉出发,经过40多分钟的动车车程,我们就来到了位于孝感的云梦县博物馆,大家可以看到,在门口已经停满了载满游客的大巴车。门口的停车场9点钟之后你可找不到停车位了,那大家来到云梦县博物馆都是看什么呢?
跟随全国各地来的游客,我们走进全国唯一的一个县级简牍博物馆。这里正在上演跨越两千年的对话。游客们通过AR技术向秦代吏员“喜”请教律法,临摹木牍家书。

游客 周思蓉:我学会了竹简的做法,很有趣。
记者 赵黎黎:从地域上来看,605平方公里的云梦是属于小县,但是从文化上来看,它却拿下了中国文物界的四个“第一”:中华第一律——秦律、中华第一长文觚——郑家湖木觚、中国第一封家书——木牍家书,还有华夏第一楼——东汉陶楼。正是这些文化瑰宝,成为了云梦县博物馆“出圈”的流量密码。
云梦县博物馆的馆藏文物有5000多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49件。文物是流量密码,但真正留住游客的,是这里的文物展示方式。今年头两个月,这里就更新了近10种文物的展示方式。一季度,博物馆接待游客同比增长了16倍。

博物馆火了,周边的旅游配套也跟着火了。今年,博物馆周边的餐饮店从50多家增至100多家,民宿入住率达80%以上。云梦文旅的野心还远不止于此,构建全域半小时文旅生态圈,是他们的蓝图。以博物馆为圆心,5分钟直达祥云湾文旅综合体,15分钟车程覆盖楚王城遗址,30分钟内到达全县所有乡镇。

孝感云梦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 李清明:楚王城是我们云梦的文化之根。
记者 赵黎黎:我们现在走的这条路其实就是2300年前的城墙是吗?
孝感云梦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 李清明:对,秦朝的时候设立了一个禁苑,在这边狩猎。
记者 赵黎黎:这个体验真的是挺与众不同的。
孝感云梦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 李清明:我们就准备打造一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博物馆的文物活化利用,在我们楚王城把它进行展示。
记者 赵黎黎:我们在上面差不多200米的视角去往下看的时候,整个花海跟村舍相呼应,真正感受到美丽乡村的感觉,能看到我们的油菜花迷宫还有“一封家书”。这个视角来赏花的话,不仅是一片美景,更是一片文化的花海。
万亩油菜花田里的阵阵歌声,是从距离博物馆20分钟车程的盛砦村里传来的,这里正在举行油菜花海文化旅游节。这片过去只能榨油的土地,现在成了网红打卡点。

记者 赵黎黎:一天能最多卖出去多少个饼?
汽水包子摊位老板 杨小平:卖几百个,一天可以挣个1000多块钱。
眼前这个实时大屏显示:从3月7日截止到现在,盛砦村旅游收入超过68万元。这都得益于镇里今年探索的“共享经济”数字乡村发展模式,就是“村民入股+及时分账”。村民以土地、手艺、房屋入股,参与农家乐、农夫市集等经营项目,数字平台即时分账。这种创新让1000多名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催生100多家农家乐。
记者 赵黎黎:这才几个星期,三个星期?
孝感云梦县胡金店镇盛砦村党支部书记 肖燕武:从3月7号到现在,这个是村集体收入,今年达到了7万多,超过了我们以前几年的收入,都是旅游带来的。这是合伙人的分红,这是股民的分红 。
记者 赵黎黎:这也是一个无形的广告。
孝感云梦县胡金店镇盛砦村党支部书记 肖燕武:一目了然,他看到了,也更加有信心了。
胡金店镇的发展模式也带动了云梦县一半以上的乡镇,同步探索“文化+生态+旅游”的发展路子。今年一季度,云梦县旅游经济综合收入7.6亿元,同比增长119%。

走进云梦,这座千年古县正以文化为魂激活旅游新篇章,以一张文化名片赋能城市街景、乡村美景,让独一无二的风景成为全新消费场景,通过一景一品一故事的特色IP,为创新发展旅游产业提供了肥沃土壤,走出一条古今辉映、主客共享的县域旅游高质量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