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峥在中丁村值守
丁峥在焊接封闭点
丁峥给过路车辆消毒杀菌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而对于一个村后备干部、退伍军人而言,他无须命令,以一名干部的担当精神、一名军人的战斗作风、一个“班长”指挥协调能力,以“不获全胜决不退兵”的决心,挺立抗疫前哨,守护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当地传为佳话。他就是云梦县伍洛镇中丁村村民丁峥。
1月22日,云梦县委召开新型冠状肺炎防控紧急会议的第二天,也是腊月二十八,村民都忙着筹备物资过春节,丁峥得知打响抗疫战的消息后,他一大早赶到村委会,向村“两委”提出申请:“你们人手少,抗疫算我一个!”中丁村支部书记丁幼华当即“拍板”,“峥峥,好样的!你负责搞好宣传吧。”
丁峥背着装有钳子、线卡、扎丝、锤子的工具包,驾驶自己的代步车,带着同湾发小,将一条条横幅固定在各个自然湾。张贴宣传标语的事,他包了。
为了让村民增强防控意识和知晓疫情防控健康知识,丁峥穿上一套保存10余年的军服、一双解放鞋,推着移动音响,到袁家棚、八屋丁、岗丁等各自然湾循环播放,“勤洗手、戴口罩、多通风、不聚集……”等重要内容反复在各村庄回荡,一天下来,微信计步软件显示超过5万步,跑出了6湾10组宣传“大循环”。熟知了疫情防控宣传要点的丁峥,还自编顺口溜,用接地气的方言录音播放,“村民莫出门,外面没有稀奇古怪,只有病毒危害……”
在深入宣传疫情防控的同时,摸排武汉回乡人员和监测体温也同步进行。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是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丁峥心知肚明,但他毫不畏缩,“我是谁?我是军人,我不上谁上!”
退役不褪色,彰显在此时。大年三十,丁峥与三名村干部并肩作战,入户调查登记全村武汉回乡48户88人,并为他们测量体温。全部流程下来,晚上8点多到家与家人吃上“团年饭”。
丁峥所在的八屋丁湾武汉回乡人员有2户5人,他主动申请负责这两户人家的体温监测,从1月25日开始,每天坚持早晚两次上门测量,并及时向村两委报告结果。
1月27 日,云梦县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指挥部下达命令,农村主要道路实施交通管控,严令禁止居民出行。中丁路北起316国道,经中丁村南至大杨村,接朱祠路、刘杨路,是刘杨、袁杨、朱祠、大杨、洛阳、舒桥和中丁村7个村通往316国道的唯一一条通道,沿途设置刘杨、袁杨、大杨3各卡点,把住中丁村卡点至关重要。丁峥毫不犹豫把中丁村卡点值守的“单”抢下了,“守路口的任务交给我,请领导放心!”丁峥经过2个多小时的电话联系,组建了12人组成的第一批志愿者队伍和12人组成的第二梯队,首批12人分成4班,按照每天白天黑夜各一班,轮流值守。
他请示丁幼华书记到镇里为志愿者队员领取防控值守红袖章,以村网格员身份到镇综治办领取有“平安云梦”标识的反光背心。丁峥告知队员,每份通行证必须仔细核查,为疫情防控放好哨站好岗。一村民以买药为名,在村委会开具了出行证明,过卡点时,丁峥了解到该村民实为外出购买日常用品,丁峥立即严肃将其劝返。一智障村民经过卡点,丁峥向村干部汇报后,联系相关村派人接回。
军队大熔炉磨练的兵,早已适应吃泡面、住帐篷,哪怕顶风冒雪!战疫情正处胶着期,此时,丁峥正挺立在战疫“前哨”,红色的袖章、金黄的反光服,闪耀出人生的“五颜六色”。(特约记者聂杰杰 通讯员肖春云 熊勇)
出品:云梦县委宣传部 云梦县融媒体中心 云梦广播电视台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