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梦:实施扶贫工程念活“脱贫经”

(记 者  李铮)云梦县义堂镇红光村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通过培育壮大蔬菜扶贫产业、实施安全饮水、道路畅通、农田水利、厕所革命等十大扶贫工程,为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提供有力支撑。


      红光村是义堂镇重点贫困村,全村148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0户51人,2015年,省住建厅精准扶贫工作队进驻该村。通过一家一户走访,倾听村民诉求发现,村里一直有种植蔬菜的传统,然而零散种植不成规模和特色,收入微薄,贫困群众要实现脱贫,发展产业扶贫是关键。



      【省住建厅驻红光村精准扶贫工作队队长  顿德爱】我们经过认真考察调研发现,红光村适合发展蔬菜大棚,为了把这个产业做好做大做强,我们多方面筹措资金,到目前为止,总共筹措资金近150万元,建了98个大棚。



      经过三年多的探索和实践,工作队和村两委在红光村建立了占地100亩的大棚蔬菜基地,种植时令和反季节水果、蔬菜,代替了过去露天种植靠天收的传统模式,使村民和村集体有了稳定收入。


        村民胡福安的儿子媳妇都是残疾人,家里没有固定收入来源,家庭困难,自从村里建起了大棚,他每年都来这里打工,收入稳定。



      【义堂镇红光村村民 胡福安】让我们到蔬果大棚里来帮忙做事,一天100块钱,月薪是3000元。


       大棚蔬菜基地每年为红光村村集体增收5万元,为7户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今年,工作队还在谋划进一步做大做强蔬菜产业,带动更多村民脱贫致富。

【省住建厅驻红光村精准扶贫工作队队长  顿德爱】今年我们计划还投入70万左右,修建一个育苗基地,可以进一步把蔬菜产业做大做强,也可以进一步地发展集体经济,同时带动农户就业。

通过驻村摸查致贫原因,精准施策,科学谋划,工作队在红光村陆续开展了产业发展、安全饮水、道路畅通、农田水利、厕所革命、文化宣传、学校改造、环境整治、绿化亮化等十大工程,使红光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村民们看在眼里、甜在心头。

【义堂镇红光村村民 周春莲】都说路好走,自来水通得好,厕所革命做得好,湾里各条路通到大门口,(村子)大改变。

【义堂镇红光村村民 胡学臣】我们的亮化工程通了,塘堰沟渠都通了,都做了硬化,我们的环境美化了。


      【义堂镇红光村村主任  胡红安】我们下一步,已经申请了红光村旅游名村,向着这个方面发展。


出品:云梦县委宣传部  云梦县融媒体中心  云梦广播电视台



(作者:云梦广播电视台)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