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诗,从你跟它认识的时间来看,那是“老熟人”了,可是你大概不知道,那些“老熟人”们还有一个“孪生兄弟”,作者在创作的时候,写的是两首哟。
今天诗词君整理了这些“双胞胎”诗词,你认识这“兄弟俩”的有几首?
01
老熟人: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他的孪生兄弟: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这是高适的《别董大》。
就像鸟儿扇动着翅膀四处飘飖一样,我离开京城也有十几年了。
哪个大丈夫肯甘于贫贱呢?
可是你我今日相逢,我竟也拿不出为你践行的酒钱。
如果不读其二,高适在我们眼中是那样豁达,那样豪迈,殊不知他竟也在“今日相逢无酒钱”的困顿境遇当中。
如此看来,那句“天下谁人不识君”既是鼓励朋友,也是在安慰自己罢了。
02
老熟人: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他的孪生兄弟:
莫道官忙身老大,即无年少逐春心。
凭君先到江头看,柳色如今深未深。
这是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不要老说自己官身繁忙,已经失去了少年时追赶春天的心境。请你到江边去走一走,看看如今的柳色是否又深了一些。
韩愈写这首诗时五十六岁。虽然一生历经宦海浮沉,但是此时的韩愈官居高位,在文坛,也是资位甚高,所以心情大好。
心情一好,就想出去走走。出去走走得有个伴才好,所以他邀请了好友张籍,也就是那位张十八员外。
“深未深”其实是又深了,也就是说,如果再不抓紧时间,这一年的春光又要过去了。
03
老熟人: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他的孪生兄弟: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这是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早上去迎接客人的时候,朝霞映红了山岗。傍晚时细雨飘落,留住了客人,可他已醉入梦乡。
一天中,既得晴湖,又得雨湖,意味颇佳,可是你却没有领略到。
算了,我还是与西湖龙王“水仙王”一同畅饮观景吧。
外地人游览西湖都偏好“水光潋滟”的景色,杭州人却说“晴湖不如雨湖”。
可是在苏轼眼里,晴湖雨湖都是那么美好。
两首诗,一首重景色,一首重心境,尤其那句“一杯当属水仙王”,如果不知道这句,那题目里的“饮”字就没有着落了。
04
老熟人: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他的孪生兄弟:
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
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
这是王翰的《凉州词》。
秦中地区大概早已是百花争艳、千里莺啼了吧?
而塞外,却依然是北风凛冽,黄沙漫天。入夜了,战士们听着用胡笳吹奏的《折杨柳》,勾起了浓浓的思乡的情意。
两首诗都充满了对战争的憎恨。但如果只读第一首,一种豪壮放达、视死如归的气息铺面而来,让人不知不觉间想到了丈夫意气,想到了立功边塞。
可是读罢第二首,才知道战场上的那些英雄豪杰,也有几分柔情。
05
老熟人: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他的孪生兄弟: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这是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离别家乡已经太久太久了,有好多人和事都不再是从前的样子。唯有门前那镜湖中的一池碧水,每当春风徐来,荡起的水波和五十多年前是一模一样的。
也许是第一首更容易理解,所以入选了中小学课本,可我总觉得第二首读来更深情。
第一首里就有了对比,变白的头发和不变的乡音。变与不变,皆来自诗人自己。
可是第二首,变了的人与事,不变的镜湖水,在我看来,更能体现出别离的经久和人世的沧桑。
06
老熟人: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他的孪生兄弟: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如春色嗾人狂。
这是刘禹锡的《秋词》。
山光越来越明亮,水色越来越澄净,大多数树叶都从碧绿变得萎黄。却也有那么几簇,变成更加夺目的红色,在一片枯败中显得格外耀眼。
登上高楼,清气入骨,让人顿觉爽意。不像浮躁的春,使人狂妄。
如果只读其一,我们可以知道刘禹锡的与众不同,也可以知道秋天在与众不同的刘禹锡眼里美妙无比。但却不知道这“秋日”到底在何处“胜”了“春朝”。
其二给了完美的解释。这出众的地方大概就是:天气转凉后带给人的冷静;几片红叶展示出来的不屈;以及,秋高气爽里的从容。
来源: 诗词世界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