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月22日电 综合报道,气象监测显示,受冷空气影响,中国中东部冰冻模式开启,大部地区气温将下降6~10℃,全国偏暖的格局发生逆转。雨雪方面,23日夜间起,西北地区东部、黄淮西部和南部、江淮、江汉、江南北部等地先后有中到大雪,其中陕西东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暴雪,局地大暴雪。
来源:中央气象台
寒潮蓝色预警 中东部冰冻模式开启
中央气象台22日6时发布寒潮蓝色预警。气象监测显示,受冷空气影响,昨日青海东部、甘肃西部、内蒙古中西部及黑龙江北部等地出现6~8℃降温,局地降温10~12℃;内蒙古中南部、山西北部、河北中北部、北京西部和北部、天津等地出现小雪,河北中部、天津中南部中雪,局地大雪。北京西部和北部为小雪量级,平原大部有飘雪,达到初雪标准。
中央气象台预计,受较强冷空气影响,22日至26日,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自北向南将先后出现4~6级偏北风,阵风7~8级;气温累积下降6~10℃,局地可达10~14℃;日平均气温将由目前的偏高状态转为偏低2~5℃;期间,最低气温0℃线将南压至江南东北部至广西东北部、贵州南部等地,-10℃线位于黄淮东部-华北南部-西北地区东部一线。
预计未来48小时,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地区自北向南先后有4~6级偏北风,阵风7~8级;内蒙古中西部、陕西大部、华北中西部、黄淮西部和东部、湖北大部、湖南西部以及辽宁东部、吉林东部等地气温将下降6~8℃,其中,山西北部等地局地降温将达10℃以上;渤海、黄海、东海等部分海域将有8级、阵风9级大风。
雨雪方面,受冷空气和切变影响,23日夜间起,西北地区东部、黄淮西部和南部、江淮、江汉、江南北部等地先后有中到大雪,其中陕西东南部、湖北西部和北部、河南南部、安徽、江苏南部、浙江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暴雪,局地大暴雪;最强降雪时段为24日白天至25日夜间。上述地区累计降雪量10~30毫米,局地40~60毫米,新增积雪深度8~30厘米,局地可达40厘米以上。
另外,今晨,山东南部、河南西部和南部、湖北中部、湖南中北部、安徽中北部、江苏中北部及四川盆地出现能见度不足1千米的大雾,部分地区能见度不足200米。预计,22日上午,河南南部、安徽、江苏、湖北中东部、湖南北部、四川盆地南部等地有大雾或浓雾,其中安徽北部、河南南部、湖北中部、湖南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能见度低于200米的强浓雾,局地能见度不足50米。中央气象台今晨(22日)6时继续发布大雾橙色预警。22日夜间起,受冷空气影响,上述地区的雾将自北向南逐渐减弱消散。
来源:中央气象台
大雾橙色预警:黄淮江淮江汉有雾和霾
中央气象台22日6时继续发布大雾橙色预警:预计,22日早晨至上午,河南南部、安徽、江苏、湖北中东部、湖南北部、四川盆地南部等地有大雾或浓雾,其中安徽北部、河南南部、湖北中部、湖南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能见度低于200米的强浓雾,局地能见度不足50米。
今晨,山东南部、河南西部和南部、湖北中部、湖南中北部、安徽中北部、江苏中北部及四川盆地出现能见度不足1千米的大雾,部分地区能见度不足200米。
22日早晨至上午,河南南部、安徽、江苏、湖北中东部、湖南北部、四川盆地南部等地有大雾或浓雾,其中安徽北部、河南南部、湖北中部、湖南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能见度低于200米的强浓雾,局地能见度不足50米。
22日,山西南部、河南中南部、山东南部、安徽中北部、江苏中北部、湖北北部、陕西关中等地的大气污染扩散条件仍然较差,有中至重度霾天气。22日夜间起,受较强冷空气影响,此次中东部持续性雾霾天气自北向南逐渐减弱消散。
黑龙江漠河现入冬最低温:零下41.5度
受冷空气影响,21日黑龙江漠河气温降至零下41.5摄氏度,迎来入冬最低温,并出现冰雾天气,最大时能见度不足50米。街上车辆减速慢行,外出的行人全副武装,羽绒服、帽子、口罩等保暖装备齐上阵。室外作业的清雪工人在作业的过程中,很快就结了满头白霜。
冰雾是由悬浮在空气中的大量微小冰晶组成的雾,又称冰晶雾。冰雾常见于严寒地区的冬季,由于近地气层温度很低(多在-40℃以下),使空气中的水汽凝华而形成。冰雾的颜色呈灰白色,如果伴有灰霾颜色会略深。冰雾是高寒地区人们鉴定极端气温的一种标志。冰雾会对公路交通、民航运输、电力、通信、生产活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北京民众疑惑初雪爽约 气象局:降雪达初雪标准
昨日,内蒙古中南部、山西北部、河北中北部、北京西部和北部、天津等地部分地区出现小雪,河北中部、天津中南部中雪,河北保定和天津塘沽、静海、大港等局地大雪(5~9.1毫米)。今5时较昨5时,青海东部、甘肃西部、内蒙古中西部及黑龙江北部等地出现6~8℃降温,局地降温幅度10~12℃。
昨夜今晨,北京姗姗来迟的初雪再度被舆论聚焦。不少北京城区的市民抱怨未见气象预报中的“全市性降雪”,不过,北京市气象局今晨发布消息称,昨夜开始,北京出现入冬以来首场较大范围降雪天气,全市多于10个人工站点观测到有降雪现象,已达初雪标准。
根据气象部门发布的北京地区“初雪”标准,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之一的第一个降雪日定义为该年北京地区的初雪日:全市20个人工站中多于10个站点观测到有降雪现象;城区5站(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观象台)均观测到有降雪现象;或城区5站中的3个或以上站点观测到有降雪现象,且至少一个站点降雪量≥0.1毫米。
今年入冬以来,面对了全国多地的雨雪天气,迟迟未见降雪的北京可谓“干着急”。从2017年10月23日至2018年1月20日已经连续90天无有效降水。据介绍,有记录以来,北京最长的连续无有效降水日数达114天(1970年10月25日至1971年2月15日),近十年最长为108天(2010年10月25日至2011年2月9日)。
就降雪来说,北京常年初雪日为11月29日(1981-2010年平均),今年冬天,北京的初雪比常年已经晚了53天。近十年来看,北京最晚出现初雪的是2010-2011年冬天,直到2011年2月10日才下当年冬天的第一场雪。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