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袁方成
“青布帕子五尺长,打个疙瘩甩过墙;千年不许疙瘩散,万年不许姐丢郎……”柏义双高亢爽朗悠长的歌声从新河村土家吊脚楼里传来。66岁的柏义双就是该村山民歌第六代传承人,上百首山民歌信手拈来、即兴即唱,在他的带领下,村民组成了新河村山民歌队,目前已打造出《大拐子》、《号子歌》、《青布帕子五尺长》等数十部成熟的舞台曲目,除了村民平日里自娱自乐外,镇里红白喜事、逢年过节的表演也被他们承包了下来。山歌嘹亮,几百支文化社团唱响在利川的郁郁群山之间。
近年来,利川在“送”文化的基础上,着力转变公共服务文化职能,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通过申请一批非遗项目、培养一支骨干队伍、整理一套典型曲目、建设一块文化广场、配送一批道具器材,在“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培育具有浓厚的地方性、草根性的文化壤土,不断发掘基层文化精英,扶持草根文化项目,激活并链接了广大乡村地区的文化要素,使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和基层特色的利川文化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长期以来,我们注重和强调“送”公共文化服务下乡,大量的文化服务和产品覆盖到乡村地区,在迅速缩小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差距的同时,服务供需的不对称、服务的持续性以及乡村文化活力的发掘等等问题也引起高度的关注。在利川“种”文化的过程中,广大人民群众从被动地“看”文化,转变到积极主动地“唱”文化、“说”文化、“跳”文化、“写”文化,成为活跃在乡村文化舞台上的主角,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力。乡村文化的内在活力被激发出来,迸发出巨大的创造力和推动力。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自信”。今年的“七一”讲话中,更是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独特而富有魅力的中华民族文化已成为世界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魅力、活力和潜力,来自于基层。当前要坚持“文化自信”,就是要立足发扬历史悠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展来自人民群众的草根文化、内生文化、民族文化。
因此,把群众喜闻乐见的草根文化“种”下去,让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草根文化“长”出来,让这种生于基层、扎根民间而形成的“文化自信”成为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支撑,成为国家持久发展的不竭动力,并不断转换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的内在动力,是我们在这个时代可以并且应该做到的。
请输入验证码